機關黨組織是各級黨和國家機關中黨的基層組織。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早在1939年10月,毛澤東在《〈共產黨人〉發刊詞》中就明確指出:“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中戰勝敵人的三個法寶,三個主要的法寶。”“而黨的組織,則是掌握統一戰線和武裝斗爭這兩個武器以實行對敵沖鋒陷陣的英勇戰士。”我們黨正是通過各領域各單位的基層組織,把廣大黨員組織起來、凝聚起來。機關開展黨的活動、落實黨的部署、完成黨的任務都要通過機關黨組織來進行,機關黨組織是保證完成黨在機關各項任務的具體組織者和直接實施者。所以說,抓基層、打基礎,是固本之舉、長遠之計。
機關黨組織要切實發揮好協助和監督作用。回顧機關黨的建設歷程可以看到,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機關黨的建設重點有所不同,但機關黨組織要發揮好協助和監督作用,這是歷史經驗的總結。機關黨組織不領導本單位業務工作,不等于對機關業務工作不能發揮作用。履行好這一職責,意味著機關黨組織要到位而不越位,幫忙而不添亂。那么,就要樹立黨的工作與業務工作同頻共振、互為促進的工作理念,自覺把黨的工作貫穿到業務工作的全過程。
機關黨的建設是機關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機關的性質和地位,決定了機關黨組織的特殊地位。各級黨政機關權力集中、責任集中、執政骨干集中,意味著機關黨組織是黨員干部最集中的黨的基層組織。這些黨員干部直接參與黨的方針政策、國家法律法規和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的制定與實施,在經濟社會發展中起著引領和規范作用。機關黨的建設水平如何,黨員隊伍素質如何,直接關系黨政機關的工作水平、精神面貌、辦事效率、服務質量,關系到能否以嚴的精神來改進作風、以實的干勁來落實好各項改革發展穩定任務,進而直接關系“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協調推進,關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機關黨的建設處于機關工作的核心位置,只能加強,不能削弱。